查看原文
其他

转眼新春,请留住属于春节的独特记忆

北京日报 2024-02-20

“莫嗟年景暮,转眼是新春。”春节脚步渐近,甲辰龙年可望可即。

今年春节期间,本市将以“福满京城 春贺神州”为主题,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近万场,为广大市民及游客朋友奉上传统年味浓郁、文化气息浓厚、供给丰富、便于参与的新春文化盛宴。尤其是全面恢复传统庙会,激活了许多老北京的独特春节记忆,将大家的期待值拉满。

相关报道:
《只此青绿》《正红旗下》……近两千场演出,北京春节好戏连台!
今年春节,北京传统庙会全面恢复!
超90%免预约!春节期间,北京100余家博物馆开放


(一)

龙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标识,寓意着威武刚健,象征着智慧吉祥;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,在数千年流变与发展中,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涵。风雨兼程打拼一年,人们更企盼热烈欢腾的文化仪式给龙年新春带来好彩头。

就本市来看,传统庙会全面恢复,游逛市集、迎春闹春氛围浓烈;冬奥特色实力“圈粉”,“冰雪+”项目别有意趣;精品演出种类齐全,老少咸宜、雅俗共赏;还有阅读空间、博物馆探访,为欢乐过年再添智慧书香……一系列文化活动,立足城市资源禀赋,融贯小年、春节、元宵等传统节点,兼顾各群体多元需求,在为大家增加年节活动选项的同时,也必将为城市带来喜庆红火、欢愉温暖的年味儿。

(二)

置身快速行进的中国,身处变动不居的时代,快节奏的现代生活,对源于农耕社会的传统年俗产生了一定冲击,每逢年关总有年味儿变淡的嗟叹响起。对此,早有文化学者说过,春节的文化仪式里有我们始终不渝的生活理想,把风俗习惯都讲究一番,年味自然就出来了。

尽管社会发展日新月异,年俗形式与时俱进,但春节所承载的美好寄托、家国情感从未改变,这份文化内核始终根植于国人心中。遵循“年”的节奏与仪式,备年货、贴春联、除旧布新,逛庙会、赏腊梅、登高祈福,沉浸式围观一番市集的熙攘喧嚣,年味儿自会扑面而来。

一项项春节文化活动,构成欣欣向荣的新春图景,蕴含着一座城市对文化传统的守望传承,对万家灯火、城兴国强的美好祝愿。


(三)

城市的气质形象,离不开美景美物的装点扮靓,但根本上还是要靠文化风貌的持续浸润。

作为全国文化中心,北京这座超大型城市文化家底丰厚,也高度重视文化建设,尤其致力于打造优质文化活动。这些年来,文物古建创意迎客,景区会馆处处有“戏”,博物馆群实力雄厚,阅读空间争奇斗艳、文创产品频频“出圈”……丰富多元、可触可及的场景,让优质文化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也持续擦亮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。

在全国大小城市都在“卷”起来、求出圈的当下,借着神州同庆的年节,把文化活动办得更丰富更有新意,无论是对于线下的参与者,或是在镜头前围观的广大网友来说,都是一次难得的出圈契机。

(四)

换个角度看,春节文化活动也是挖掘潜力、拉动消费的重要场景。根据国际经验,经济越发达,消费的牵引作用就越大,当一国一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时,文化消费就会开启大众化阶段;超过5000美元,文化消费就会进入快速增长期。消费主导北京经济增长已逾十年,贡献率攀升至七成左右,而文化消费在城市经济大盘子和家庭消费支出中占比很大,升级态势相当明显。

已有数据显示,吃喝玩乐“提前订”已成为2024年春节假期的消费关键词,酒店民宿、雪场温泉等火爆异常。抓住涌动的消费热情,精心准备、巧做文章,打开“文化+消费”的多种可能,很可能“四两拨千斤”,为消费开年红再添一把火。


(五)

过年,图的是红火吉祥,特殊节点让各项工作都具备一层天然的暖色调。随着消费升级,人们对于个性化、舒适度的要求水涨船高,办好各项春节文化活动,更需精细化服务打底。比如,提前预判到访人流与活动承载量,协调好交通、美食等配套设施,照顾好各类群体尤其是一老一小的现实需求,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做好预案……

所谓有备无患,主动向前一步、精细打磨服务,各种周到妥帖的安排中,蕴含的便是大国首都应有的治理能力。而愉快尽兴的新春记忆,将加深城与民的情感联结,写就城市发展日志的温馨一页。

(六)

共庆新年笑语哗,举杯互敬屠苏酒。放眼大街小巷,已是灯笼高挂、年味渐浓,家家户户亦开启了“忙年”节奏。

在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里,让我们暂缓匆忙步履、卸下疲惫压力,与家人亲朋一起,在丰富活动中品味生活的温暖,在年节仪式里体会文化的滋养,在“此心安处”感悟家国的情感,过一个喜庆祥和的好年,为新的出发蓄力。

北京日报(ID:Beijing_Daily)评论员 杜梨【转载请注明来源: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】

监制:刘昊

编辑:车社

推荐阅读




近期热门视频




更多精彩视频,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,欢迎关注~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转眼新春,请留住属于春节的独特记忆
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